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開封大學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的分數在428至449分,位次為181577至7255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8至449區間才能上開封大學。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開封大學
1、2022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577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7914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036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352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558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開封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973名;
二、開封大學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開封大學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30 | 181577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58 | 81352 | 省政府 |
2、2021年開封大學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28 | 177914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68 | 72558 | 省政府 |
3、2020年開封大學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43 | 171036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49 | 74973 | 省政府 |
分數低值得報的二本有哪些
學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最低分數線 |
臺州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26 |
閩南師范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2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26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26 |
徐州工程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28 |
鹽城師范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30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31 |
吉林師范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33 |
湖北民族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36 |
蘭州財經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45 |
張家口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46 |
邵陽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49 |
渭南師范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5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7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7 |
淮北師范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7 |
蘭州城市學院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7 |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8 |
贛南師范大學 | 公立 | 本科二批(二本) | 458 |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于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科技部中國-加拿大聯合實驗室;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最好的二本大學有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12年,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與實力非常拔尖,擁有眼科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能力一流。
各省吃香的二本大學
黑龍江省二本: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
湖南省二本:湘潭大學
吉林省二本:長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
山東省二本: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福建省二本: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
山西省二本:山西大學
江蘇省二本: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
遼寧二本: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藥科大學
河北二本:燕山大學、河北大學
廣東省二本:深圳大學、廣東外貿、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河南省二本: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云南省二本:昆明理工大學
北京二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帶大學)
陜西省二本: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延安大學
湖北二本:湖北大學
三、開封大學最新介紹
開封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開封,始建于1980年,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開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涵蓋工、管、文、經、醫、藝6大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占地1753余畝,建筑總面積約43.2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約25.6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621.26萬元;圖書館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48.07萬冊,電子專業期刊25377種。 學校設有14個院部,常設專業53個,全日制在校生18442人,生源遍布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學校具有接收留學生資格和派出留學生資格,與英國、澳大利亞有聯合辦學項目。 學校現有校內外教職工112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77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429人。師資隊伍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際牙醫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3人,河南省職業教育專家3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4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對象24人,開封市拔尖人才12人,學校專業帶頭人49人。學校還在國內外聘請了專家學者和行業能手擔任客座教授。著力培養了一批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技能操作的“雙師型”教師,并結合各學科專業特點組建了一支由生產一線工程師、行業專家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2個省級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市級創新型科技團隊、7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科技工作站。 學校不斷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研團隊發展,提升科研水平,五年來,立項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20項,市廳級項目608項,校級博士基金項目5項,青年基金項目29項,開封大學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142項;獲得專利總數293項,其中有22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4項成果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學校創辦有《開封大學學報》,是河南省一級期刊、中國“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 學校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立項建設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擁有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學校擁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307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省級高等職業教育示范性綜合實訓基地1個。 學校被列入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學校眾創空間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學校入選全國就業50強單位,被確定為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省首批職業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省德育工作評估優秀院校、省就業工作評估優秀院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省高等學校科技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省職業教育攻堅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預征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董事會積極探索社會各界支持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1994年,成立了以香港金鑫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李金松博士為董事長的開封大學董事會,并與珠三角、長三角等140多個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學校積極開展與董事單位之間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活動,不斷拓展校董合作領域,服務董事單位,助力董事單位發展,完善董事會工作機制,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開封大學建校以來,發揚“艱苦奮斗,改革創新,團結進取,嚴謹治學”的開大精神,秉承“明德、勵學、篤行、創新”的校訓”。提出“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精準服務、全面發展”的發展戰略,提出引領學校發展的“九大堅持”:堅持黨的領導,立德樹人,確保培養建設合格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堅持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不動搖,全面加強內涵建設,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辦學;堅持依法治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校、特色促校的辦學理念;堅持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作為學校全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原則;堅持豐富、深化學校多年探索形成“就業、培養、招生”相結合、“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兩個“三結合”辦學模式;堅持立足開封、服務地方,面向現代化、主動精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河南“五大國家發展戰略”的辦學定位;堅持以工為主,主動對接開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造服務新興工業城市、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的專業群,實現精準服務的辦學特色;堅持創建優質學校,努力提升辦學層次。通過不斷努力,達到建設特色鮮明、水平一流的應用型高等院校的辦學目標。